【中国古代的物理知识竞赛】中国古代的物理知识

大杂烩  点击:   2018-01-20

Zhongguo gudai de wuli zhishi中国古代的物理知识━━━━━━━━━━━━━━━━━━━━━━━━ 春秋战国以前(公元前770以前)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1) 秦汉到五代(公元前221~公元960)  力学方面光学方面声学方面电和磁方面热学方面 宋、元(960~1368)力学方面光学方面声学方面电和磁方面热学方面 明到清中期(1368~1840)  力学方面  光学方面  声学方面  律学方面  电和磁方面━━━━━━━━━━━━━━━━━━━━━━━━ 春秋战国以前(公元前770以前) 中国至迟在西周时,就以壶漏测时,以圭表测影,以定方向、定节气和定时刻。《诗经》所记载的管、弦以及打击乐器有29种之多。这时已出现了十二律和七声音阶。能制作比较复杂的车船,以及桔槔等一类简单机械。有一种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荀子·坐》)或许是加水后重心发生变化造成的,也可能是仰韶文化时期尖底陶罐的发展。并已发明了聚集日光而点火的阳燧(凹面镜),以烽火作为军事通信的信号。人们知道收藏冰,利用冰来冷藏。 人们对宇宙万物的本原作了最初的探索提出了“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提出了“阴阳说”,以阴与阳的矛盾运动解释种种自然现象;还有“八卦说”,以线段“--”和“—”表示阴和阳,每3个一组组成8种基本符号, 各代表一定属性的事物(如“”代表水),即八卦;又以它们的排列组合形成64卦,384爻,以此解释自然现象的千变万化。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221) 《墨经》和《考工记》,是这一时期代表性的科学技术重要著作。 墨翟(约公元前468~前378)和他的弟子们是这个时期研究物理知识成就最大的学派,他们的代表作《墨经》记述了许多物理知识。尤其在光学方面,连续记述了影的生成的道理;光线与影的关系;光直线行进实验;光反射特性;从物体与光源的相对位置关系而确定影的大小;平面镜的反射现象;凹面镜的反射现象;凸面镜的反射现象。这是世界古代科学史上一篇难得的几何光学著作。(见知识"" class=link>《墨经》中的物理知识) 《考工记》传为春秋战国之交齐国人的著作。它是中国古代一部手工技术规范的汇集。在记述各种手工技术的同时还阐明了一些科学道理,其中包括力学、声学和热学的知识:在力学方面,有车轮、箭杆的均匀对称检验法,有关于皮革受力和变形情况的描写;最早记述了惯性现象;从实践经验中记述斜面受力情况;分析了箭的各部分结构与飞行的关系;记述了冶铸时判别火候的知识。在声学方面,指出磬(石板乐器)发音高低与板厚的关系,特别是详细叙述了钟的制造及其音响情形。首先叙述了制钟的合金比例:“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然后在《凫氏》篇中按顺序以六段文字叙述钟的制作技术,包括钟体各部分的尺寸比例;钟壁厚薄、钟口形状与发声的关系;为调音而磨锉钟壁的方法。全篇254个字,层次分明,逻辑严谨这是世界上最早论述制钟技术的文章。(见知识"" class=link>《考工记》中的物理知识) 《管子·地员篇》中记载了中国定律调音的三分损益法(见中国古代律学)。《庄子·杂篇·徐无鬼》中最早记载了弦线的共振现象:“为之调瑟,废(即置之意)一于堂,废一于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 在此时期关于物质结构的思想有:管子·水地篇中说,水是万物(无机界)和诸生(有机界)的统一本原;名家惠施则认为“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庄子·天下篇》)。名家公孙龙提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同上书)的论断,表明他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公元前4世纪的宋和尹文提出宇宙万物统一于“气”的学说。






以上词条内容均来源网络,均系原作者观点及所有,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感谢您对本站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中国古代的物理知识竞赛】中国古代的物理知识

http://m.gxlzold.com/dazahui/40963/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蚂蚁阿奇|蚂蚁阿诺
下一篇:天命奇御欲归无路丹_路丹
Copyright 高兴励志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