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训俭示康

学习励志  点击:   2016-06-08

  【原文】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nan)弃去之。二十忝(tian)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日:“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倒愤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chi)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e)衣恶(e)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gou)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nie)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但是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yao)止于脯(fu)、醢(hai)、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shuo)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数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听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ai),公笑日:“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日:“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公叹日:“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御孙曰:“俭,德之共(gong)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能够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fu)(zhan)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yi)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管仲镂(1ou)簋(guT)朱纮(hong),山节藻税(zhu6),孔子鄙其小器。公孙文子享卫灵公,史鲻(qiu)知其及祸,及戌(xu),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菜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l汝子孙,使知前辈风俗云。

  【翻译】

  我原本出身于清贫的家庭,世世代代都以清白的家风相继承。我生性不钟爱豪华奢侈,从作乳儿时,长辈把饰有金银饰品的华美的衣服给我穿,我总是害羞去掉它。二十岁时忝列在进士的科名之中,参加闻喜宴时唯独我不戴花,同年说:“皇上赐给你戴你不能违反。”这样我才簪—朵花。平常我穿衣只求御寒,食物只求填饱肚子,也不敢穿又脏又破的衣服以违背世俗常情来求得好名声,只是顺着我的本性而已。众人都以奢侈为荣,我心里只以节俭朴素为美。人们都讥笑我固执不大方,我不认为这是缺陷,回答他们说:“孔子说‘与其奢华骄傲,宁可固执不通达’。又说‘正因俭约而犯过失的很少啊’,又说’有志于真理,但以穿人竟把节俭看作缺点错误,唉,真是个性啊!”

  近年的社会风俗尤为奢侈豪华胞腿当差的大都穿上了类似读书人的服装,种田人穿上了丝织的鞋子。我记得天圣年间先公做群牧司的判官,客人到了没有不设酒招待的,有时行三次酒,有时行五次酒,最多但是行七次酒,酒从市上买,水果只是梨子、板栗、红枣、柿子之类,菜只是干肉、肉酱、菜汤等,器具只用瓷器和漆器:当时士大夫家中都是这样,人们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聚会的次数多但礼意殷勤,物质不丰厚而情意深厚。此刻的士大夫家里,酒不是照内廷酿酒法酿制,果子、菜肴不是远方珍重奇异的,食物不是有许多品种,器具不是摆满桌子,就不敢让客人和兄弟姐妹聚会,常常需几个月经营聚集,然后才敢发邀请的帖子。假如有人不这样,人们都争着非议他,认为他鄙陋吝啬,因此不随世俗奢侈的大约很少了。啊,风俗败坏到这样,居官位的人即使不能禁止,能忍心助长坏风俗吗!

  又听说以前李文靖公做宰相的时候,在封丘门内修筑住宅,厅堂前只能容一匹马转身。有人说这太狭窄,文靖公笑着说:“住宅应当传给子孙,那里作宰相办公处的确狭窄,作太祝、奉礼官的办公厅堂已经很宽了。”参政鲁公做谏官时,真宗派人急于召见他,在酒店找到。进了皇宫,真宗问他从什么地方来,他据实回答。皇上说:“你做清高有名望的官,为什么到酒店去喝酒?”鲁公回答说:“我家里穷,客人来了没有器具,没有菜和果品,因此只好到酒店请客人喝酒。”皇上认为他无所隐瞒,更加看重他。张文节公做宰相时,自我的生活享受就像做河阳节度判官时—样,亲近的人有的劝他说:“您此刻拿的俸禄已经不少,而自我的生活像这样简朴,你虽然自信是清廉节俭的,但外面的人很有些讥议,说您像公孙弘盖布被那样矫情作伪。您就应稍稍听从众人的意见。”张公叹息说:“以我这天的薪俸,即使全家穿好的吃好的,还担心有什么不能?只是按人的常情,由节俭到奢侈容易,由奢侈到节俭困难。像我这天这样多的薪俸,哪能永远有?我的健康哪能长期持续?如果有—天与这天的状况不一样了,家里人习惯于奢侈生活已经很久,不能立即节俭,必须会导致失掉生活的依靠。哪里比得上我在位不在位、健在或者身死家里的生活都像平日一样呢?

  ”唉,这些圣明贤人的深谋远虑,哪里是平庸之人赶得上的呢?

  御孙说:“节俭,是好品德的共同特点;奢侈,是各种罪恶中最大的。”共,就是同。说的是有道德的人都是由节俭来构成的。俭就贪欲少,君子少贪欲就不会被外物所役使,能以正直之道行事;普通人欲望少就能约束自我节约用度,避免犯罪,丰裕家庭,因此说:“节俭,是好品德共有的。”奢侈就会有很多欲望,君子欲望多就贪图羡慕富贵,不走正道而招来祸害,没地位的人欲望多就有许多营求并随意挥霍,致使败坏家庭丧害自身,因此做官时必须会受贿,在乡下必然会盗窃,因此说:“奢侈,是罪恶中最大的。”

  从前正考父用稀饭来维持生活孟僖子因此推知他的后代必须有显达的人。季文子辅佐了三位国君,他的妾不穿丝织品,马不吃粮食,有德行的人认为他忠。管仲使用刻花的盛食器和红色帽带,柱子上的斗棋刻着山岳,梁上的短柱画着彩画,孔子鄙视他,认为他器量狭小。公叔文子请卫灵公到他家里赴宴,史鳝准知他惹了祸,到了他儿子公叔戌时,果然正因富有获罪而逃亡在外。何曾每一天吃饭要花去上万的钱,到了儿孙辈因骄奢使家倾灭。石崇拿奢侈豪华夸耀于人,最终因此而被杀于东市。近代寇菜公的豪侈在当时可称第一,然而因他的功业大,人们不非议他,子孙习染他豪侈的家风,如今多数穷困。其余以节俭立下好名声,因奢侈导致自招失败的很多,不能一一列举,姑且列举几个人的事迹来训诫你。你不只是本身应当履行节俭,而且应当用这些例子训诫你的子孙,使他们知道前辈的风俗。

  【赏析】

  这是一篇训诫文,是司马光写给儿子的。康,司马光之子司马康,从小聪明,博古通今。本文中心意思是谈节俭的好处,奢侈的坏处,用种种实例教育儿子要务行节俭,力戒奢侈。

  正因是训诫文,因此很注意以事实为据。所举事例,或古人或今人,都有史可查,且讲得极有分寸,贴合卖情,无夸大或缩小之处。如讲到“先公”,没有说不设宴请客,只是说请客唯有普通的酒食。也正正因是训诫文,因此在阐述厉行节俭、反对奢侈的道理时,显得严肃认真,这样能够引起榄被训者的高度重视。同时,父对子训也显得很亲切,这样易于为儿子所理解。

  结构分析

  训俭

  示康第一段:列举事例说明自我从小不爱奢靡以自我和众人相比

  以古人和今人相比引用孔子的三句话,把节俭提到美德

  的高度论述

  第二段:指出今日风气,与司马光父亲当时大不相同司马光父亲招的状况

  近日士大夫家的状况透过比较揭示当

  今奢侈风气严重

  第三段:引述李文靖公、参政鲁公、张文节公三人崇尚节俭的言行,并加以赞扬

  第四段:引御孙的话并加以解说,从道理上阐明“俭”和“侈”所产生的后果截然不一样

  第五段:以正考父、季文子和管仲、公叔文子等事例证明“俭”和“侈”的不一样后果,提出写本文的目的

  是“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

  阅读指导

  对结构复杂的句子,要注意语法分析,掌握句式特点。下方—句看似简单,若不按句子结构分析,便难以掌握:“与其不逊也宁固。”“与其”“宁”,这是表示取舍关联的格式。句子带给了“不逊”和“固”两项以供选取比较,用“与其”表示舍弃,用“宁”表示选取,可译为:“与其奢侈而骄傲,不如节俭被人看作固执不通达。”在现代书面语中,也有这种说法,如“与其跪着活不如站着死”。

  文化文学常识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宋朝陕州夏县(今山西省夏县)人。仁宗宝元元年(1038)进士。官至门下侍郎、尚书左仆射(ye)王安石推行新法,他反对新法。住洛阳15年,主持编纂《资治通鉴》。学问渊博,温厚方正。死后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F--十三年(公元前203年),下终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1362年之事迹,成书294卷,另《考异》30卷,《目录》30卷,总354卷,300余万字。《资治通鉴》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

  书之最大者,其立编年体通史之规模,年经事纬,着眼于为政得失之道,择收我国古代政治史料,剪裁运化,系而统之,独为—部政治通史,警戒后世。

  【相关题目精选】

  训俭示康

  司马光

  参政鲁公①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②,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③。"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④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⑤。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奉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注)①参政鲁公:参知政事(副宰相)鲁宗道。②清望官:清廉有名望的官职。③觞(sh6ng)之:备酒招待客人。觞,酒杯,那里用为动词,意为进酒劝饮。④张文节:张知白,宋真宗、仁宗时的宰相,谥文节。⑤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自定的生活标准像原来任河阳掌书记的时候。⑥公孙布被之讥:汉代的公孙弘为人阴险,把俸禄都用来养宾客,自我很俭省,用的被子是用布制的。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真宗遣使急召之。使:

  (2)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既:实:对:

  (3)故就酒家觞之。故:就:

  (4)上以无隐,益重之。上:以:益:

  (5)所亲或规之。所亲:或:

  (6)公宜少从众。宜:少:从:

  (7)举锦衣玉食,何患不能?举:患:

  (8)不能顿俭,必致失所。顿:致:失所:

  (9)岂庸人所及哉!及:

  2.找出下列各句加点的词用法与例句一致的,分别填入例句后的括号内。

  例1: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例2: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A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B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C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D游人虽未盛,然……亦时时有。

  E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F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G风力虽尚劲,徒步则汗出浃背。

  3.这段话共15句,用"?"表示大层次,用"‖"表示小层次,在下图中画出。

  (1)(2)(3)(4)(5)(6)(7)(8)(9)(10)(11)(12)(13)(14)(15)

  4.这段话的论点是()。

  A家人不能顿俭,必致失所B公宜少从众

  C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D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5.这段话用了几个论据?属什么类型的论据?摘录文中关键词语概括论据(各不超过七个字)。

  答案:

  1。①使者②已经,实际(实情),回答③因此,靠近④皇上,认为,更加⑤亲近的人,有时⑥就应,少数,跟从⑦全,愁⑧习惯,导致,没有存生之道⑨到达

  2。BDG,ACEF

  3。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⒁⒂4。C5。事例

[训俭示康原文及翻译]训俭示康

http://m.gxlzold.com/xuexilizhi/26798/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美好生活的句子】温暖的句子
下一篇:秋天来了的句子_秋天来了的句子
Copyright 高兴励志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